北京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
2021-08-17 14:39:59新京報
“孩子們不用每天放學或者周六日趕著去上各種學科類輔導班了,可以在校內和小伙伴一起參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素質類課程;在課后三點半到五點半的時間里有老師的指導幫助、同學間討論可以完成作業。”李奕說道。
8月17日,北京市教委、人力社保局等單位共同舉行《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新聞發布會。介紹“雙減”措施和新學期工作重點等情況。
根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北京市的“雙減”目標為校內校外雙向發力,穩妥推進,分步實施,確保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于2021年底前有效減輕、兩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主要是校內服務提質增效和校外培訓規范兩部分。校內服務提質增效主要是提升校內教育服務質量,提高學校育人水平,讓每個學生在校內能夠學得會、學得好、學得足。
校外培訓規范要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防止無序擴張,嚴查各類違規培訓和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環境。
根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要強化“雙減”監督檢查,加大“雙減”工作專項督查力度,充分發揮市、區兩級教育督導力量,對“雙減”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建立責任追究機制,督查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小學一年級堅持“起點”教學,嚴禁劃分重點班、實驗班
根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北京市"雙減”文件的核心是減負提質多措并舉,校內校外同時發力,堅持首善標準,堅持“治亂、減負、防風險”的工作主線,逐條逐項抓好落實。
在校內服務提質增效方面,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確保學生在校內學會學足、學好。
一是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這是減輕課內負擔的重要切入點。包括統籌作業管理,控制作業總量,加強作業設計指導,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系統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涵蓋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個性化作業,切實提高作業質量等。
二是提高課后服務水平。包括整體規劃設計,豐富服務內容,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愿選擇,切實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學校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拓寬服務渠道,引入社會優質資源和優質師資參與課后服務,發揮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場所在課后服務中的作用;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完善線上公共教學平臺,打造“雙師課堂”等。
三是提高校內教育教學質量。包括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干部教師區域內流動;規范教育教學秩序,小學一年級堅持“起點"教學,學校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試,嚴禁劃分重點班、實驗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不斷深化高中招生考試方式改革,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和成績呈現形式,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等。
新學期課堂教學模式將有變化 一些初中學校開設晚自習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新學期將重點落實“雙減”文件中的關鍵舉措和改革突破,讓廣大同學和家長感受到切實的變化。
增加“個性化”作業
北京“雙減”措施明確提出,要有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其中包括控制作業總量,加強作業設計指導等。
新學期,李奕表示,在教學、作業、輔導上都會有新變化,“比如課堂教學模式將有新的變化,教學設計更加真實有效有趣,針對不同層次和學習狀況的學生,作業會更加精煉,有了更多針對不同學生特點的‘個性化’作業等。”
同時,課后三點半也將更加豐富,不但有素質教育的課程,還有課堂延伸輔導;一些初中學校還會開設晚自習;老師們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將會有更加合理的調配等。
促進優秀教師跨校、跨學區流動
對于學校而言,優質的教師資源是一響亮的招牌。李奕表示,新學期將有更多的老師跨校、跨學區流動,輻射優質教育服務。
“很多區經過暑期的認真準備,很多的優秀校長、骨干教師、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進行了區域內的合理流動,到新的崗位。”李奕稱,可能新學期同學們不管是在哪個學校,都能見到更多優秀的老師,給孩子提供更優質的課程和教育服務。
此外,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也將發生轉變。“孩子們不用每天放學或者周六日趕著去上各種學科類輔導班了,可以在校內和小伙伴一起參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素質類課程;在課后三點半到五點半的時間里有老師的指導幫助、同學間討論可以完成作業。”李奕說道。
家長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
面對“雙減”帶來的變化,可能很多家長對是否該給孩子報補習班,家長應該做些什么等都會有一些困惑和彷徨。